一、五一假期概况
2021年“五一”假期,塘栖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42.55%,旅游秩序良好。
节日期间,景区天气以晴好天气为主,春夏之交阳光正好,尚有凉风习习驱赶午间的热气。河岸边绿柳成荫,沿街商铺琳琅满目,来往游客井然有序,是适合出游的好日子。
二、演出活动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DNA,也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地域标志性文化。非遗在文化遗产中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其物质成果,重要的是蕴藏在这些物像背后的精湛技艺、独特思想和审美镜像。因此,非遗又被称为文化遗产的灵魂。
五一期间,塘栖古镇景区特地开展了“迎百年华诞,塘栖古镇非遗民俗文化周”活动,展现非遗的文化魅力。
旱船表演
评书
评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,在宋代开始流行。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一人演说,通过叙述情节、描写景象、模拟人物、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,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。
本次表演者为著名评书演员——葛洁,葛洁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老师再传弟子,评话师从于江南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老开心周志华老师,苏州评弹则师从于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王池良先生。
五一假期间他3日演出曲目12场,包括《康熙私访》、《宋江惊走乌龙院》、《郭璞算卦》、《乾隆下江南》、《春闱对诗》等内容,演出内容结合了古镇景区的历史文化与经典故事,可谓用心良多,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聆听观看。
越剧折子戏
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,也被称为是“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” 发源于浙江嵊州,发祥于上海,繁荣于全国,流传于世界,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、话剧、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,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。
越剧长于抒情,以唱为主,声音优美动听,表演真切动人,唯美典雅,极具江南灵秀之气。
塘栖古镇戏台上演出频率最高的便属越剧,塘栖本地的众多剧团经常在节假日期间在此进行演出,本次演出《送凤冠》、《十八相送》、《桑园访妻》等都是越剧爱好者比较熟悉的曲目。
余杭非遗展演
余杭是沉淀千年的文化古邑,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,各类民俗活动、制作技艺都在延续传承。本次特邀请非遗表演团队在假期进行了现场演出,有余杭滚灯、余杭纸伞、崇贤花篮、窑山风情、良渚古韵等。
余杭滚灯
余杭纸伞
崇贤花篮
窑山风情
良渚古韵
皮影戏
皮影是一种产生和活跃在我国北方一带的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。由于南宋建都杭州,大量北方人士南迁,也将皮影这项民间艺术带到了杭州。
在塘栖一带,历史上曾活跃着一支以演出皮影戏出名的民间戏班子,号称“卫家班”。卫家班皮影戏几百年来一直通过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,保留着祖宗的技艺,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停演。
2008年7月和12月,余杭区和杭州市先后将“卫家班皮影戏”列入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旨在对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。
三、安全保障
强化防疫安全有序
防疫温馨提示
何思敬纪念馆亮码测温
卫生间定时消毒
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,塘栖古镇景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,各室内场所实行“健康码查验+测温+口罩+间距”等防控措施,加强展馆、景区商户、酒店民宿、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通风消毒。
调控客流平稳
为接近饱和的停车场进行分流引导
广济桥南堍设限流卡口
节日期间,景区一线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到位,指挥中心科学调度,均衡停车场车流,核心区域人流,如在每日上午10点后至下午3点游客量高峰时间段均进行车辆引导和游客限流。
联动执法秩序佳
执法人员值岗、巡逻
“五一”期间,塘栖古镇景区通过加大联动,加强旅游接待和秩序维护工作。景区与塘栖镇相关单位联动协作,公安、城管、交警、市场监督、巡防等均参与“五一”假日旅游秩序维护工作,执法队伍全天不间断机动巡查,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工作,沿途及时发现问题,前置介入快速处置,严格督促问题整改,化解潜在矛盾纠纷,综合处置涉旅投诉,对旅游市场环境进行动态监管。
志愿服务暖人心
志愿者清理桥面垃圾
“五一”期间,景区游客量大,清洁保障或许供不应需,为此新增志愿服务保洁人员15人。同时在水北咨询点增加旅游咨询服务志愿者,帮助游客游览景区。景区工作人员也秉承着“人人都是志愿者”的理念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、景点介绍、行李寄存、常用药品、免费热水等暖心服务。志愿者们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,用实际行动参与、呼吁了更多的人文明旅游,文明出行。
发布时间:2021年5月6日